养殖技术

集父母代蛋种鸡繁育、商品代雏鸡孵化、优质蛋鸡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

孵化期的操作技术有哪几项??


作者:

来源:

发布时间:

2019-04-20
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家禽业的迅猛发展,孵化机和孵化计划也迅速发展,为现代家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条件。

孵化是家禽的一种特殊方法。孵化生产是家禽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,它直接关系到家禽生产中雏禽的数量和质量,对家禽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家禽业的迅猛发展,孵化机和孵化计划也迅速发展,为现代家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条件。

(一)入孵

一般整批孵化,每周入孵两批;分批孵化时,3-5d入孵一批,入孵时间在下午4-5点,这样可望白天大量出雏。整批孵化时,将装有种蛋的孵化盘插入孵化架车推入孵化机中;若分批入孵,新蛋孵化盘与老蛋孵化盘应交错插放。这样新、老蛋壳相互调温,时孵化机里的温度较均匀。交插放置还能使孵化机重量平衡。为避免差错,同批种蛋用相同的颜色标记,或在孵化盘上注明。

(二)温度的观察和调节

孵化机控温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。检验并试机运转正常,一般不要随意更改。刚入孵时,开门入蛋引起的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孵化盘吸热,因此孵化机里温度暂时降低,时正常的现象。待蛋温、盘温玉孵化器里的温度相同时,孵化机温度就会恢复正常。每隔半小时通过观察窗里面的温度计观察一次温度,每两小时记录1次温度。有经验的孵化人员,还经常用手触摸胚蛋或将胚蛋放到眼皮上测温,必要时还可照蛋,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和孵化给温是否合适。孵化温度是指孵化给温,在生产上又大多以“门表”所示温度为准。在生产实践中,存在着三种温度,要加以区别,即孵化给温、胚胎温度和门表温度。

(三)湿度的观察与调节

孵化机观察窗内挂干湿球温度计,每2H观察记录1次,病换算雏机内的相对湿度。要注意包裹湿度计棉纱的清洁,并加蒸馏水。

相对湿度的调节,时通过放置水盘多少、控制水温和水位高低或确定湿度计温度来实现的。湿度偏低时,可增加水盘扩大蒸发面积,提高水温和降低水位,加速蒸发速度。还可在孵化室地面洒水,改善环境湿度。出雏时,要及时捞去水盘表面的绒毛。采用喷雾供湿的孵化机要注意水质,水应经过过滤或软化后使用,以免堵塞喷头。

(四)转蛋

在孵化机内,胚胎需要进行转蛋,每1-2h转蛋1次。手动转蛋要稳、轻、慢,自动转蛋应先按动转蛋开关的按钮,待转到一侧45°自动停止后,再将转蛋开关扳至“自动”位置,以后每2小时自动转蛋1次。

(五)通风量的调节

整批孵化的前三天,进出气孔可不打开,随着胚龄的增加逐渐打开进出气孔,出雏期间进出气孔全部打开。分批入孵,,进雏气孔可打开1/3-2/3.现代孵化机通过风门的大小来调节通风量,即0为关闭,9为最大。

(六)照蛋

照蛋的目的是拣出无精蛋、中死蛋,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。孵化过程中可照蛋2-3次,如果照两次,第一次在孵化的5-6d,第二次在移盘前,即18-19d,如果照蛋三次,除上述两次外,在10-11d也进行照蛋,常常是抽检一部分。照蛋要稳、准、快,尽量缩短照蛋时间,有条件的可提高室温。照完一盘,用外侧蛋填满空隙,这样不易漏照。照蛋时,发现胚胎小头朝上应倒过来,抽放盘时,有意识地对角倒盘。从蛋车上取蛋盘和放蛋盘时动作要轻、慢,放盘时要牢固。照蛋完毕后再全部检查一遍,以免转蛋时滑出。

(七)移盘

鸡胚孵化至19d,经过最后一次照蛋后,将胚胎从入孵器的孵化盘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的过程,称移盘或落盘。孵化18-19d,正是鸡胚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转换为肺呼吸的生理变化最剧烈时期。此时,鸡胚气体代谢旺盛,是死亡高峰期。推迟移盘,鸡胚在入孵器的孵化盘中比在出雏器中能得到较多的新鲜空气,且散热较好,有利鸡胚渡过危险期,提高孵化效果。移盘时,如有条件应提高室温,动作要轻、稳、快、         ,尽量减少碰破胚蛋。最上层出雏盘加铁丝网罩,以防雏鸡窜出。

(八)停电时的措施

应备有发电机,以备停电时之急需,遇到停电首先拉电闸。室温提高至27°C-30°C,应不低于24°C。每0.5小时转蛋一次。一般孵化前期要注意保温,在孵化后期要注意散热。孵化前、中期,停电4-6h,问题不大。由于停电,风扇停转,致使孵化机中温差较大,此时“门表”温度不能代表孵化机里稳温度,在孵化中、后期停电,必须重视用手感或眼皮测温,特别是最上面几层胚蛋温度。必要时,还可采用对角线倒盘以至开门散热等措施,是胚胎受热均匀,发育整齐。

(九)孵化机发生故障是的紧急处理

孵化机一旦发生故障,短时间不能修复,就要另开空机,以便及时转移胚蛋。如无备用机可用出雏机应急。超过10d的胚蛋可直接转入出雏机,将出雏机的温度调到原来的孵化温度。当故障机内的胚蛋在10日龄以内时,可将另外正常机内较大胚龄的蛋移入出雏机,把故障机内的胚蛋转入该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