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技术

集父母代蛋种鸡繁育、商品代雏鸡孵化、优质蛋鸡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

传染性支气管炎怎么防治?


作者:

来源:

发布时间:

2019-04-14

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、接触性传染病。

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、接触性传染病。

1、流行特点

本病仅发生于鸡。发病突然,传播迅速。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,以雏鸡最为严重。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,但以春、秋两季多发。气候突变、严寒、拥挤、通风不良或营养缺乏可促发本病或加重病情。

2、症状与病变

病鸡呼吸困难,张口呼吸,有啰音或喘鸣声,咳嗽,流鼻液。母鸡产蛋下降,出现畸形蛋、软皮蛋、砂皮蛋或拉出水样蛋白与卵黄。鸡感染肾毒株时,最初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,随后病鸡挤堆、厌食、排石灰水样稀粪,严重脱水,腿胫干瘪苍白,死亡率可达30%以上。

(1)雏鸡:无前驱症状,全群几乎同时突然发病。最初表现呼吸道症状,流鼻涕、流泪、鼻肿胀、咳嗽、打喷嚏、伸颈张口喘气。夜间听到明显嘶哑的叫声。随着病情发展,症状加重,缩头闭目、垂翅挤堆、食欲不振、饮欲增加,如治疗不及时,有个别死亡现象。

(2)产蛋鸡:表现轻微的呼吸困难、咳嗽、气管罗音,有“呼噜”声。精神不振、减食、拉黄色稀粪,症状不很严重,有极少数死亡。发病第2天产蛋开始下降,1~2周下降到最低点,有时产蛋率可降到一半,并产软蛋和畸形蛋,蛋清变稀,蛋清与蛋黄分离,种蛋的孵化率也降低。产蛋量回升情况与鸡的日龄有关,产蛋高峰的成年母鸡,如果饲养管理较好,经两个月基本可恢复到原来水平,但老龄母鸡发生此病,产蛋量大幅下降,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,可考虑及早淘汰。

(3)肾病变型:多发于20~50日龄的幼鸡。在感染肾病变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时,由于肾脏功能的损害,病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,还可引起肾炎和肠炎。肾型支气管炎的症状呈二相性:第一阶段有几天呼吸道症状,随后又有几天症状消失的“康复”阶段;第二阶段就开始排水样白色或绿色粪便,并含有大量尿酸盐。病鸡失水,表现虚弱嗜睡,鸡冠褪色或呈紫兰色。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程一般比呼吸器官型稍长(12~20天),死亡率也高(20~30%)。

病鸡为病鸡气管、支气管粘膜肿胀,壁增厚,管腔内有粘液或干酪样物。气囊壁轻度肥厚,呈白色浑浊或含有干酪样物。输卵管发生浆液性炎症,常见局部萎缩变细,壁变薄,有的部位膨大形成充满透明液体的囊肿。产蛋鸡患病时,可见卵泡充血、出血、液化、破裂,并引起卵黄性腹膜炎。

3、防治

(1)降低饲养密度,保持适宜温度,加强通风,减少各种应激,合理配比饲料,防止维生素缺乏。

(2)适时接种疫苗  首免可在7-10日龄用H120弱毒苗滴鼻,二免可在20-30日龄用H52毒力较强的弱毒苗滴鼻。预防肾形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于7-10日龄肌肉注射肾形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苗,种鸡开产前再注射一次。

(3)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,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并感染。对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,有人采用口服补液盐、0.5%碳酸氢钠、维生素C等药物投喂能起到一定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