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技术

集父母代蛋种鸡繁育、商品代雏鸡孵化、优质蛋鸡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

雏鸡糊肛的原因有哪些???


作者:

来源:

发布时间:

2019-04-04

小鸡容易糊肛,虽然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小,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治疗或者处理不当的话,容易导致鸡生长速度缓慢,生长周期延长,降低其成活率。

消化不良是雏鸡发生糊肛症最常见的原因。刚出壳的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,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,如果用含粗蛋白较高的饲料开食,易引起糊肛。

1、应激 

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,对外界的环境反应十分敏感,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,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体温,加之免疫力低下,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,排出的粪便稀稠不一,引起糊肛。

2、饮水中糖分含量高

在初饮水中添加葡萄糖、维生素和抗生素,由于饮水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较高或饮用时间较长,引起肠道内容物粘性增加,排除的粪便粘在肛门周围,造成糊肛。

3、脱水后暴饮

由于长途运输或初饮过迟,雏鸡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,导致肾脏苍白肿大,尿酸盐沉积。此时如果大量补充不含电解质的常水,雏鸡就会因高渗水而发生腹泻,排出粘液状的白色稀粪,粪便黏着于肛周绒毛引起糊肛。

4、鸡白痢

患此病雏鸡表现为精神萎顿、眼半闭、嗜睡眠状,病鸡怕冷、身体蜷缩,特别喜欢在热源处扎堆,翅膀下垂,剖检可见肝肿大、胆囊充盈多汁,在心肌、肝、肺等器官上游灰白色的坏死结节。雏鸡下痢、排除白色石灰样或带绿褐色的稀粪,粪便干结在泄殖腔周围的绒毛上封住泄殖腔,排便时因有疼痛感而发出尖叫声。

5、啄肛

啄肛现象严重者,可引起鸡肛门炎性肿胀、排便不畅,粘结在一起引起糊肛症。病鸡羽毛散乱或脱落,粪便上常带有血丝或粘稠的血液。

6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

雏鸡感染此病后,食欲不振,精神萎顿、翅膀下垂、羽毛蓬松无光泽,嘴常插于羽毛内,怕冷,在热源处扎堆,呈现衰弱状态。剖检疫脱水、骨骼肌出血、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、法氏囊有渗出物和出血为特征。发病3-4天后死亡达到高峰,病鸡饮水量明显增加,腹泻物呈浅白色或黄水状,病初有扭头自卓肛门的现象。

7、呼肠弧病毒感染

雏鸡感染此病毒后生长受阻,喙、脚和皮肤苍白,羽毛脏乱不整齐,雏鸡胫骨和肋骨畸形,剖检可见腺胃肿胀、黏膜坏死,有时见有出血点,小肠充满气体,下痢,排黄色、橙色或咖啡色粘液的稀粪。粪便粘附于肛门而发生糊肛现象。

8、小鸡拉稀

糊腚如果是白色粪便主要考虑沙门氏菌,如果是绿色粪便考虑大肠杆菌或肠炎,治疗时可选择氟苯尼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