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技术

集父母代蛋种鸡繁育、商品代雏鸡孵化、优质蛋鸡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

第九届(2019)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部分精选课题分享


作者:

来源:

发布时间:

2019-06-24

“第九届(2019)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”在北京隆重召开,是我国蛋鸡行业两年一次的重要活动。

“第九届(2019)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”在北京隆重召开,是我国蛋鸡行业两年一次的重要活动。近年来,行业转型加速,影响畜禽养殖的重要因素不断增加,2018年8月以来爆发的非洲猪瘟是生猪产业的“大灾难”也受到包括家禽行业在内整个畜牧产业的高度关注。

当前,我国蛋鸡产业仍延续着自2017下半年开启的好行情,如何调控好产能规模,提高生产效率,推进“减抗”行动,引导科学消费,已成为蛋鸡及相关行业热议问题。

此次会议将重点围绕“重安全、减兽药、兴消费、控产能”展开研讨,找出良策,必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引领作用。

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: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,李希荣先生、全国畜牧总站书记,时建忠先生、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先生、世界家禽学会主席,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,杨宁先生、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,王健先生、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处处长,张毅良先生、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,朱庆教授,以及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会长、副会长等。

一、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形势分析

产业转型升级——环保压力下:小户退出,大企业扩张

产能扩张:理性与否?

设施水平逐步提高——规模化、自动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

蛋鸡存栏稳中趋升,鸡蛋供需相对平衡  

蛋价维持合理水平,养殖效益趋于正常

非洲猪瘟的影响:  饲料成本↓,淘汰鸡↑ ,对消费提升有限

蛋鸡饲养规模逐年增加

二、蛋鸡产业技术研究发展方向

蛋鸡在怎么变?

1、超长产蛋期综合技术体系

育种目标的变化:700日龄产500个蛋!

育种手段的进步:

蛋鸡定制基因芯片

蛋鸡基因组选择

2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技术体系

鸡蛋加工推动消费增长

鸡蛋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

抗生素问题将成为下一个生死线

动物福利:欧洲的立体散养(Aviary)模式在技术上已取得长足进步,生产性能可以达到很高水平

2015年转折点:大型零售商和餐饮集团的巨大影响

USDA预计:2025年非传统笼养所占比例达到72%

加州通过12号法案:2019年底蛋鸡笼底面积达到 930cm2

2022年彻底转向cage-free

蛋种鸡、蛋鸡生产经营总结及行情研判

1.  2009-2018年,父母代蛋雏鸡年产销量下降41.86%,其中2015-2018年,自养占比增加11.44个百分点。

2.  2010-2018年,在产父母代存栏下降29.42%。

3.  2015-2018年,商品代蛋雏鸡年产销量下降20.31%。

种鸡市场整合速度很快,未来主要体现为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

多种因素导致对商品代蛋雏鸡的总体需要量减少

蛋鸡产业仍具有周期性,季节性:商雏补栏季节性规律明显

2018全年,商品代蛋雏鸡累计供应10.75亿只,同比增加3.37%。

2019年前8个月在产蛋鸡存栏10.23亿只,同比增加1.79%。

预判:2019年,在产蛋鸡存栏比2018年温和上涨,鸡蛋供给增加,饲料价格下降,考虑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,认为2019年鸡蛋供给宽松,效益较好。

围绕本届大会主题对产业热点问题研讨

1、控产能

告别短缺经济,基本产品、民生产业,产能规模要合理,与人口及经济活动有关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8年末,城镇人口8.31亿人,经济活动人口(劳动力:年龄在16岁及以上,有劳动能力,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)8.07亿人。

按照全国在产蛋鸡日均82~83%的产蛋率,10亿只在产蛋鸡每天所产鸡蛋的数量,大体与城镇人口数量相当。有增量的空间,平均在每年1.5%左右。

2、减兽药、重安全

减少兽药使用是系统工程

提倡蛋鸡保险,运用经济手段保障蛋品安全

要高度重视疾病对家禽的影响,尤其是禽流感的防控。加强疾病净化。

大幅度的消减兽药的使用环节和数量。中药等的残留问题要及早引起注意。

鸡蛋的药残问题,发病期间鸡蛋的处理。

3、兴消费

回归产业实际,正确引导消费

蛋鸡养殖就是给全国人民提供安全优质的蛋白质—鸡蛋,宣传上不要走偏!没有必要纠结在洋、土上。行业要团结,拓宽鸡蛋消费途径,把宣传重心放在促进大众鸡蛋消费上。

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营养调控岗位科学家  齐广海:蛋鸡饲料营养研究热点——低蛋白日粮和产蛋鸡“延养”相关问题刍议

一、蛋鸡低蛋白日粮研究与应用

低蛋白日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--资源节约

国家每年节省数百万吨大豆进口。养殖企业降低饲料成本。豆粕3000元/吨计,降0.5个百分点粗蛋白,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,每吨饲料降5~10元。

生态效益--环境友好

降低氮排放。每降低1个百分点粗蛋白,粪氮减排10%。

降低氨排放。改善动物福利,动物少生病。

低蛋白日粮的应用

低蛋白日粮的主要特征:氨基酸平衡,其他营养素不变。

产蛋鸡低蛋白日粮面临的主要问题:产蛋鸡低蛋白日粮应用,面临着饲料精准配制的营养代谢技术问题,以及生产相关的蛋鸡健康和产品品质等产业问题。

小结与展望

小结:

产蛋早期(21~32周龄)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蛋重、蛋清。

适当条件下,较饲养标准降低2~3个百分点粗蛋白不影响蛋鸡健康、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。 

长期过度降低日粮粗蛋白,蛋鸡体重、蛋重、浓蛋白高度降低。

展望:

产蛋鸡日粮粗蛋白降低的度是多少?

影响蛋鸡蛋白合成的限制性AA是哪种?

产蛋鸡生产全程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有待加强。

不同品种及阶段产蛋鸡对CP需求需要研究。

饲料添加剂在低蛋白日粮中调控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需深究。

二、产蛋鸡“延养”相关问题

产蛋周期延长的经济和生态效益

据估计每只蛋鸡多产25枚鸡蛋,将会大大减少蛋鸡饲养量(包括种鸡在内,每年能减少大约250万只)。

这不仅缓解了鸡群饲养对环境的压力,同时也降低了饲料消耗。

从环境保护的角度,产蛋周期每增加10周,大约每打鸡蛋可节约1克氮。

从经济效益看,可降低饲料消耗、育雏时间及相关的人力、取暖、设备使用等费用

延长产蛋周期面临的主要问题

产蛋后期,机体代谢疾病加剧(脂肪肝、骨质疏松症等)以及鸡蛋(蛋壳、蛋清)品质严重下降,是目前实现蛋鸡生产“产蛋期延长计划”(100周龄500枚蛋)亟待解决的重要瓶颈问题。

鸡蛋品质

蛋清稀化和蛋壳品质下降是后期蛋品质变化最明显的的两个特征

产蛋后期,蛋壳品质问题更为突出,破损率大约是高峰期的3倍(60周龄与20-29周龄相比;Bell and Weaver,2002)

机械集蛋系统的使用更是大大增加了鸡蛋的破损率。

蛋鸡健康

脂肪肝

粪便稀、腹泻、脏蛋、采食量低、饲料利用率差等

骨骼老化、骨质疏松与蛋鸡福利

产蛋后期掉毛现象普遍,与含硫氨基酸的摄入有关

如何做到减少抗生素使用?

加强动物饲料管理,防止饲料霉变

加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

加强所有药物和饲料的质量检测

落实执业兽医和处方药管理制度

规范养殖用药,逐步建立兽药使用监测体系

提升科学用药水平

必要时才用药,不能以用药代替管理、卫生和免疫。按标签用药,按兽医命令用药。

按药品要求保藏好药品。

不使用过期药品。

妥善处置未用完的药品和过期药品。

保留用药记录。

能打苗不用药,能单方不复方,先窄谱后广谱,穿梭使用才靠谱。

减抗使用的替代措施

营养方面:日粮配比,粗蛋白/纤维/脂肪发酵后使用

卫生(生物安全)方面:清场,消毒

厩舍方面:通风,干燥,除氨

饲养方式:架养﹥平养垫料﹥笼养

球虫防治方面:疫苗好于用药

酶制剂

免疫促进剂、益生元

抗生素不是唯一药物!

“无抗”概念动物养殖

第1级:只是动物性产品中无抗生素残留(包括低于检测限和检出不超MRL)

第2级:仅饲料中不加抗菌药物促生长

第3级:仅治疗使用,预防不使用

第4级:连治疗和预防也都不使用—终极目标,真正有机产品!

如何控制兽药残留?

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

非故意原因:用药不记录未遵守休药期使用假劣兽药(非法添加其它药物)

故意原因:非法使用禁用药物使用人用药物

杜绝故意残留  防止非故意残留

使用兽药三原则:

依病使用

无病不用-不能乱用(misuse)

依诊使用

对症用药-不能滥用(abuse)

依法使用 “禁”则不用 用后保“休”

蛋鸡产蛋期禁用兽药品种

1、抗虫类:二硝托胺预混剂,马杜霉素预混剂,地克珠利,地美硝唑预混剂,盐酸氨丙啉、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、盐酸氨丙啉、乙氧酰胺苯甲酯、磺胺喹恶啉预混剂,盐酸氯苯胍,氯羟吡啶预混剂。

2、抗生素类:四环素片、甲磺酸达氟沙星(粉、溶液、注射液、颗粒)、吉他霉素(预混剂、片剂)、那西肽预混剂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、复方氨苄西林、海南霉素钠预混剂、盐酸大观霉素可溶性粉、盐霉素钠预混剂、酒石酸吉他霉素可溶性粉、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、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、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、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、硫酸粘菌素、硫酸新霉素、越霉素A粉剂或预混剂

3、喹诺酮类:乳酸环丙沙星、乳酸诺氟沙星、恩诺沙星、氧氟沙星、烟酸诺氟沙星、盐酸沙拉沙星、盐酸环丙沙星、盐酸洛美沙星

4、磺胺类:复方磺胺氯哒嗪钠粉 、磺胺对甲氧嘧啶、二甲氧苄氨嘧啶预混剂、磺胺喹噁啉、二甲氧苄氨嘧啶预混剂、磺胺喹噁啉钠可溶性粉、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、

5、胂制剂:洛克沙胂预混剂、氨苯胂酸预混剂

6、动物专用抗菌药:氟苯尼考

由于蛋鸡产品的特点(鸡蛋)蛋鸡饲料中基本所有的抗生素在蛋鸡 产蛋期被禁止添加,产蛋期治疗无西药可用!

养殖企业兽医:

严格遵守国家规定,不违规用药;

用药需要开处方,记录用药情况;

用药要登记,严格遵守停药期规定;

实行动物编号、防疫挂牌、用药记录卡制度;

坚持兽药使用三原则,提高用药水平,正确用药、合理用药。

1、后备鸡质量

品种

母源性疾病净化、防治

抗体质量

体重、胫骨长及其均匀度

2、精准营养

饲料原料品质

饮水

关注饮水量

饮水量和采食量直接相关

健康蛋鸡饮水量为采食量的1.5~2.0倍

环境温度升高饮水量增加

每单位体重的水摄入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减少

任何能通过肾脏增加矿物质排泄量的营养素都影响饮水量

一天中饮水量随着蛋的形成阶段而变化

注重水质量

理想饮水PH值为5-7

定期化验水质

关注水源卫生状况

定期清洗水线

一、华南农业大学传染病研究简况

国家禽流感专业实验室依托单位

1994开始从事禽流感研究,是中国两家最早研制H5/H7禽流感疫苗的单位。

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的非洲猪瘟研究依托单位  

目前重点研究方向

禽病:禽流感、禽白血病……

猪病:非洲猪瘟……

二、H5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

1.我国近1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

2.2018年实验室检测情况

2018年1月-12月,累计检测样品约2000余份。

3. 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分离结果

H5N6病毒146株,约占95%,H5N1病毒1株;

H7N9病毒7株,约占4.5%。

4. 不同月份H5N6病毒分离情况

Re-8株对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的交叉攻毒保护效果下降

小  结:

近2年H5亚型流行毒株以H5N6(2.3.4.4D分支)为主,病毒与原有Re-8疫苗株抗原有明显差异。

H5N1病毒(2.3.2.1D分支)流行趋势明显减缓,病毒与原有Re-6疫苗株抗原有明显差异。

三、H7N9禽流感流行特点

2017年以来北方肉种鸡及商品蛋鸡发病率升高。

2017年,官方共报道9例家禽高致病性H7N9,包括河北、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甘肃、内蒙等地。

2018年报道5例高致病性H7N9流感疫情。

2019年至今报道1例,实际情况复杂。 

H7N9强、弱毒流行近况

1.2017年1-5月份,北方的蛋鸡、肉种鸡、商品肉鸡分离到毒株以弱毒H7N9为主。

2.2016年底-2017年南方多个省市家禽报道强毒H7N9。

3.2018年家禽中H7N9报道减少。

4.2019年肉鸡、蛋鸡发病形势相当严峻!新分离强毒株和疫苗株血清交叉存在3-4个滴度差异。

高致病性H7N9流感临床发病特点

1、主要发生于肉鸡、肉种鸡,各个日龄均可发病;

2、死亡率高,约20%~100%,部分养户死亡率可达100%;

3、传播速度不快,同场相邻鸡舍发病时间可相差7d以上;

4、病程长,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;

5、病鸡表现为发热、拉白色或黄绿色粪便、鸡冠发绀、眼结膜炎、脚鳞出血,剖检可见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、脾脏肿大。

小  结

今年 H7N9形势严峻,肉鸡发病死亡严重,蛋鸡严重影响产蛋,死淘率明显上升。

毒株致病性强、传播快,H7N9(Re-1株)疫苗保护率明显下降。

必须抓紧免疫H5+H7三价新疫苗。

四、华南农业大学H5+H7三价灭活疫苗(禽元)

国家最近批准的两个产品

A:重组禽流感病毒(H5+H7)三价灭活疫苗(H5N1 Re-11株+ Re-12株,H7N9 H7-Re2株)

B:重组禽流感病毒(H5+H7)三价灭活疫苗(H5N2 rSD57株+rFJ56株,H7N9 rGD76株)

H5N1、H5N6、H7N9等高致病禽流感共存使当前的形势更加复杂,生产实践中要特别注意生物安全防控。

H5+H7三价灭活疫苗对当前流行的2.3.2.1 d分支的H5N1病毒、2.3.4.4 d分支的H5N6病毒及H7N9高致病性毒株均有良好保护效果。

禽流感疫苗HI抗体水平并不能等同于免疫保护力,不同疫苗相同HI抗体水平攻毒保护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,应慎重选择疫苗。

 

本文来自: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,版权归原作者,文中观点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立场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与立场,分享给大家,仅供参考,请勿盲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