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鸡产蛋高峰短的原因有啥???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9-05-05
在养鸡生产实践中,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。
在养鸡生产实践中,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。
1、鸡苗和饲养方面
进鸡苗要找正规种鸡场或孵化场,该鸡苗所用种蛋是终极场高峰期时间段产的蛋。要选择绒毛光亮、整齐,大小一致,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,且腹部柔软、卵黄吸收号,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。有了好鸡苗,育雏和育成期要给足营养。在实践生产中,许多养殖户旺旺只重视产蛋期鸡的饲养管理,而忽视育成阶段鸡的饲养管理,不重视育成期鸡的均匀度,往往导致开产日龄时,有的鸡过肥或过瘦,不但不均不产蛋,还浪费饲料,使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。因此,一定要保证鸡的均匀整齐度。
2、药物方面
在产蛋期用药要注意,尽量少用或不用那些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。
(1)磺胺类:常用的有磺胺嘧啶、磺胺噻唑、磺胺氯吡嗪、增效磺胺嘧啶等,在养鸡生产中常用于防治白痢、球虫病、盲肠炎、肝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。
(2)抗球虫类:常用的有氯苯胍、莫能霉素、球虫净、氯羟基吡啶(克球粉)、尼卡巴嗪、硝基氯苯酰胺等,一方面有抑制产蛋的作用。另一方面能在肉、蛋中残留,危害人体健康。
(3)肾上腺皮质激素类:常用的有地塞米松,在治疗疾病时,它具有抗炎、抗毒素、抗过敏等多种作用。能明显抑制卵巢和卵泡的发育,使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,停药后,产蛋率回升也很缓慢。
(4)四环素类:经常应用的主要是金霉素,系广谱抗生素,主要呈现抑菌作用,高浓度有杀菌作用。由于它的药效好,很多养殖户常用这种药,但它的副作用也较大,不仅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,损坏肝脏。
3、疾病方面
在养鸡实践中,疾病时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病因。
(1)细菌性疾病 (2)病毒性疾病 (3)寄生虫病 (4)营养障碍病
4、管理方面
在生产实践中,对鸡场的日常管理也是很重要的,好多鸡病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人员的松懈和粗心造成的。
(1)所用的饲料原料或饲料不能有霉烂变质,喂料要均匀,不能忽多忽少,造成采食量的不均。在产蛋高峰期一定不要换料。
(2)水是鸡体和蛋的主要成分,产蛋率越高,饮水量越高。不能让鸡饮用水质差的水。更要保证鸡有充足的饮用水,在炎热的天气尤其要注意。
(3)在饲喂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和采食量,及时地淘汰病、弱、残鸡,减少饲料浪费,保证鸡群的均匀度。
(4)严格地按照光照制度来控制,不能随意地开,关灯,尤其在开产后光照时间更不能减少,否则会导致蛋鸡生理功能的紊乱,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,产蛋率就会下降。
(5)鸡舍的环境条件要保持良好。由于通风设施差,设计不合理,或鸡粪不及时地清理,易出现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,引起蛋鸡的敏感应激;或由于通风引起的温度骤降,引起感冒和呼吸道疾病。另外,由于来之外界的噪音和干扰,工作人员经常地不在意引起大的声音,都会引起蛋鸡的强烈应激.致使产蛋率下降。
上一页
下一页